遺忘是我們處理傷痛最常使用的自我保護機制,透過將當時的負面情緒與負面自我認同打包丟棄,轉換場景以後埋葬過去,好保持繼續往下走的勇氣。但是這種冷處理,即使事過境遷,傷口上結的痂只是虛掩著。原以為再也不會憶起,沒想到驚鴻一瞥的人名臉孔又打開了潘朵拉盒。原本按下多年的失落怨懟又重新生起,情何以堪。
更有可能,當時藉由切斷過去給自己一個全新的開始,丟棄的是自己的不堪,是不成熟的自己。不過長大以後,卻不得不面對自己曾經的愚蠢,感覺人生像被重新解構一遍,搞得自己都懷疑現在和過去的自己孰真孰假。提起勇氣回顧過去,彷彿是一趟充滿刺激的冒險之旅。
因為檯面下有這麼多思緒起伏,所以在面對著舊識期待興奮的臉孔,倒也有些不知所措。不知該擺開笑容回應,或是板起臉來討論反省過去。既怕反應失當掃了對方的興,又怕過去的不堪隨著回憶潮湧逼得自己失態。於是只好沿著兩造默契,小心翼翼的表現得輕鬆喜樂。利用殘存的共同回憶虛擬出群體意識,再從中出發重構關係。有時候你還會困惑,不知這是老朋友敘舊,還是一群陌生人分享著某種共同經驗的聯誼。
不過,這何嘗不是一次自我審視的機會。審視自己在經歷了這麼多年的成長之後,是不是已經具備足夠的歷練去面對過去,審視自己纖細的心靈是否已經強壯起來了。也是一次的機會,看看已然長大的自己,是不是已經能夠構建出比當時更完善的人際關係。
像是上天給了一次機會,讓我們回到過去的身體裡面,彌補曾經犯下的過錯。讓失去的一切在新的契機裡,忽視不斷往前走的時間,倒帶重來!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