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3月, 2008的文章

My Foolish Heart

一套鼓、一隻低音大提琴、一架斯文的鋼琴,黑膠唱片的時代。 入夜的Village Vanguard酒吧和往常一樣座無虛席,Bill Evans和他的三重奏正仔細地對手上的樂器進行調校。服務生上菜、倒酒、端咖啡、把客人給的小費偷偷塞進褲頭裡。二號桌那對情侶甜甜地相擁著,吻了起來。舞台前面,一位老紳士拿下眼鏡,舒服地伸了伸腳。整間酒吧和往常一樣煙霧瀰漫,剛推門進來的小伙子忍不住打了一個噴嚏,惹得坐角落的老菸槍們一陣怪笑。 刷鼓聲一響,鋼琴的樂音就這樣劃破煙幕,傳了過來。趁酒客還沒有反應過來,貝斯聲像橡皮筋,將所有的人,偷偷捆進了回憶。 是爵士!和往常一樣。 Bill Evans Trio《Waltz For Debby》 1961 感覺寂寞的時候,我總會想起第一次聽Bill Evans 的過程。 已經是好多前的冬天,一個很深的夜晚。人在寢室,所有的燈都暗著,簇新的電腦螢幕是整寢唯一的光源。剛下載到這張專輯的我亟欲一聽為快,奈何學長都睡了,只好將音量調到最低,雙耳貼著喇叭,就這麼聽了起來。 很冷的天,電腦螢幕投射出的清冷光線一點也沒有辦法曬暖我,我哆嗦著把這張專輯完整的聽了一次,聽到最後,兩隻扶著喇叭的手都發麻了。現在想想,覺得當時還真是犯傻。 那時按照專輯順序聽,印象最深的,就是第一首 "My Foolish Heart" 。起頭時,鼓手Paul Motian 在爵士鼓上淺淺緩緩的刷著,一點一點拍散了空氣。然後,貝斯手Scott LaFaro 開始撥動粗弦,一彈一放之間,將氣氛又拉了回來。帶著粗框眼鏡的Bill Evans 這時才趁隙而入,他彈奏鋼琴時語句清脆,曲調舒緩,像是個在自我對話中微醺的男子。 就是這寂寞的調性,讓人久久不能自拔。 1965年演出實況   本張專輯最廣為人知的曲目:  Bill Evans Trio - Waltz For Debby (Take 1)

時事雜論

因為最近的西藏暴動,搜尋時看到的文章 No Blind-Free, but Safe and Sound.(上) No Blind-Free, but Safe and Sound.(下) 裡頭說了現在西藏的情勢,也批判了現在的媒體,以及盲從的民眾 兩篇文章看下來,忒喜歡文中張莉那篇長達三十四點的嘮叨。在這對於各個小細節的絮絮叨叨,我能感覺到她對這些孩子滿滿、滿滿滿滿的愛…… ============================================================ 前天看自由時報,引用了美國不知道哪個團體的評論 盛讚中國這次媒體形象的處理手法高明 運用個人故事與博客、博主等用語拉近距離博取認同 言下之意,即是目前中國輿論一面倒的現象 全部都是因為演戲的化了濃妝,一顰一笑才會妍麗如斯 但是其實底下都是假的,各位文明大邦的子民們可別輕信啊…… 但是這次事件的發生,我一直都覺得了無頭緒 才在這一期的天下雜誌讀到達賴喇嘛的和解協調不久 怎麼世界屋脊那頭便馬上出了抗爭暴動 會不會是因為我身處國際絕緣體的台灣媒體領域 以至於完全沒有辦法嗅到西藏武裝獨立的那種山雨欲來? 照中國說法是達賴一派組織的預謀行動 那達賴喇嘛這個活佛會是個運用台灣媒體 刻意為這項行動向國際社會丟出煙霧淡的偽君子嗎? 還是中國打算先發制人、閃電出擊,以杜絕藏獨人士的痴心妄想 但是他們又為什麼選擇台灣選舉前、奧運不到三個月時下令攻擊呢 他們不怕台灣民眾反彈、不怕國際社會譴責 不怕期待多年,寓以提振中國經濟、文化自信意義的奧運活動門可羅雀嗎? 直到看了這兩篇文章,我才能夠選擇我要相信的 我相信,其實也和網誌作者一樣,因為消息來源的人格 張莉的行事作風讓我想起了現在還在部落裡面 那群為尖石的泰雅族人奮鬥的耕莘老傢伙們 共鳴。 ============================================================ 再來發發政治牢騷…… 我很不喜歡這一次綠營的選戰打法 尤其是他們運用的手法 在學傳播理論時,我學到了改變或固著群眾思想的方式 其中提到了傳播者運用媒介針對各式人等的宣傳策略 其中,對於知識程度較低、消息刺激較少的人 或者是原本想法就比較偏向己方的大眾 最有效的方式思想改變策略,就是只對他們發出單向的訊息 因為在面對這些人時,正反並陳的陳述會...

小丑的眼淚

陳昇 - 關於男人 作詞:陳昇 作曲:楊騰佑 編曲:陳昇 有時候我會欺瞞我自己 或者迷失在無謂的歡娛遊戲中 有天我老去 在個陌生的地方 還要回味昨日冒險的旅程 其實我也經常討厭我自己 或者我怪罪我生存的時代 努力的找理由 解釋男人的驛動 也常常一個人躲藏起來 我聽說男人是用土做的 身子裡少了塊骨頭 他們用腦子來思考 有顆飄移的心 妳知道男人是大一點的孩子 永遠都管不了自己 張著眼睛來說謊 也心慌的哭泣 面對著不言不語的臉孔 誰也不知道男人是怎麼了 漫漫的旅程路途還遙遠 偶而也懷疑自己是否該向前 慾望的門已開 夢的草原沒有盡頭 夢裡憂鬱的花香飄浮在風中 你知道男人是用土做的 掉眼淚就融化一些 所以是殘缺的軀體 沒有絕對完美 你知道男人是大一點的孩子 永遠都管不了自己 張著眼睛來說謊 也心慌的哭泣 面對著不言不語的臉孔 誰也不知道男人是怎麼了 沒有玩具的孩子最落寞 可是沒有夢的男人是什麼 慾望的門已開 夢的草原沒有盡頭 風裡有些雨絲沾上了眼眸 告別的汽笛聲輕輕的又響起了 生命的列車滑過了妳心田 Wine, Woman and War 是男人永遠的最愛 我只想靜靜的躺在妳身邊 漫漫的旅程終點在哪裡 偶而也懷疑自己是否該向前 慾望的門已開 夢的草原沒有盡頭 夢裡憂鬱的花香飄浮在風中 最近聽了很多人的故事 醉著的、渙散的、強打精神的、故作堅強的,男人 每個人總是站得這麼倔強,領帶一勒,直直地挺著背,裝作無所謂 以為自己能不給別人添麻煩,不敢隨意表露自己 以為能一肩扛天,瀟灑地不帶走一片雲彩 以為能八面玲瓏的,妥善地處理一切 以為最後總能力壓頹勢,隻手開天闢地 但英雄畢竟是英雄,只出現在神話裡 即便那僥倖頂天立地的,也得懷著亞特拉斯的遺憾 總是不擅在談笑風生中,藏住眉宇間隱約的哀愁 每每刻意轉移焦點,拒絕挫折 有時藉著酒和香煙暫時鎮痛 卻只能在吞吐之間,維持著紙一般的尊嚴 終於懂得為何小丑的臉上總是掛著淚痕 那是帶著傷痛,固執活下去的痕跡 而那止不住的強顏歡容,一倍增其哀樂 終於了解,所謂成長 不過是懷著越來越多的秘密死去的過程 然而,這就是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