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喜歡台北的天氣,卻喜歡在天冷的時候,一個人帶著隨身聽往人潮走去。隨身聽裡放的是Beatles的精選集。戴上耳機,台北的街頭似乎到處都充滿著80年代的搖滾風味。二手店買來的專輯,錄音品質似乎不夠好,右聲道總是比左邊來的大聲。音量調到最大,仍然能聽到商店街騎樓下震耳欲聾的電音舞曲,混著夜市裡操著台語叫賣衣服的男聲,自左耳,沿著樂聲的縫隙鑽了進來。 人潮湧過來,我也隨著音樂邁開步伐,踏著的,卻不知是哪一年代的節奏。 回憶也有節奏嗎? 聯考前一個月,喜歡自己一個人窩在教室的角落,靜靜地聽著音樂,看著同學用功。沒花時間鎖住書本,卻把一首首的旋律在心裡拴得緊緊的。那段瘋狂的日子啊!早上六點爬起來趕搭到學校的最後一班公車、晚上留校晚自習。算來坐在書桌前的時間不算短,真正在唸書的時間可能連半小時都不到。那時迷戀爵士,Miles Davis的小喇叭似乎有一種慵懶的魔力,按下Play鍵,整個人竟成了輕柔號角聲響的傀儡,靈魂,彷彿也被樂音即興地催眠了…… 醒來的時候夏天已經快過去了。 整個夏天,任音樂如潮水拍打著回憶。想起那個不屬於我們考生的運動會,所有學弟妹們跟著鼓聲踏步進場。鄉下學校沒有鋪PU跑道,每次一踏步都會在長長的隊伍後面揚起一陣紅沙,紅沙竟自成一種節奏,一首奏了整個季節的歌,籠罩著前方的路。 沒有想到對那年夏天的記憶竟還那麼鮮明。 像是迷人的爵士樂。貝斯的弦一撥動,時間彷彿繫上了彈簧,咚咚咚的一個一個被拉回了過去。 記得那些個汗水淋漓的日子裡,仍是充滿著音符的。回憶似乎真的有她的節奏,以一種很輕很輕的步伐,緩緩地潛行在腦海中。 時間過去,那時在意的一切就像煙塵般消散開來,當時的徬徨與失落,倒成了一段最精彩的過門Solo,把回憶襯托的好豐富好特別。成堆的考試卷、堆疊成柱的參考書、課本、課外補充教材、還有早已被烈陽曬乾的汗水結晶,如今卻像是一個個音符,間歇地奏在每一小節。 佛家說人生就是不斷地受苦,而是不是只有回憶,才能夠暫時治癒那苦楚?青春多荒涼,似乎只有拉開了時間的距離,才有辦法從中領略那種屈服於現實的無奈的美感吧。